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中药水提物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药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浮游菌最低抑菌浓度(M IC),XTT减低法评价中药提取物对白念珠菌生物膜SM IC(SM IC80,SM IC50)及对白念珠菌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野菊花、土槿皮和决明子SM IC80为125 mg/m l,其余中药SM IC80为250或500 mg/m l;地肤子SM IC50为7.81 mg/m l,川芎、苏梗、藿香和决明子SM IC50为15.63 mg/m l,其他中药SM IC50在62.5~250 mg/m l。10味中药在100 mg/m l时均能显著抑制白念珠菌细胞的黏附,10 mg/m l时地肤子、苏梗和苦参对黏附仍具抑制作用。结论该10味中药水提物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较强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2.
塔里木盆地荒漠盐碱生境嗜盐碱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塔里木盆地荒漠盐碱生境嗜(耐)盐碱细菌的分离方法,采用纯培养技术探讨了不同土壤预处理方法、盐度及不同分离培养基对不同盐度土壤中嗜(耐)盐碱细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土壤嗜(耐)盐碱细菌的多样性高于中度盐分和低度盐分的土壤,而总菌落数则相反;半量的Horikoshi I(NaCl 10%~15%)为3种土样最佳的分离培养基,碱性复合培养基和高盐碱培养基A次之;分离嗜(耐)盐碱细菌以获得资源为主要目的时,富集培养法最佳。以反映土壤嗜(耐)盐碱细菌生态分布而言,用土壤悬液法;塔里木盆地嗜(耐)盐碱细菌生长盐浓度及pH值范围较宽,最适生长盐浓度为10%左右,pH值多为8—10左右。分离到的120株嗜(耐)盐碱细菌中,有33株为嗜盐碱细菌,占分离菌株的27.5%。  相似文献   
83.
构建HBV YIDD拉米夫定耐药株1.3倍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讨乙肝病毒变异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筛选抗病毒药物奠定基础。参考GenBankHBV序列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引物,以临床证实为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HBV 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HBV全基因组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中,经测序证实聚合酶基因存在YIDD变异,然后以该病人的HBV全基因组为模板构建1.3倍全基因HBV—YIDD变异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3HBV。通过PCR扩增,酶切及测序证明pcDNA3.1(+)-1.3HBV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后期建立稳定表达HBV—YIDD变异的细胞模型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84.
用RNA随机起始PCR(RAP—PCR)技术分析了盐杆菌NRC-1(Halobacterium NRC-1)不同NaCl盐度下基因表达的差异。81条引物用于比较17%、30%两种盐度下基因表达的差异,每条引物平均可以产生10条以上扩增条带,共得到15条在2种盐度下差异表达的条带,这些差异扩增条带的获得将有助从分子水平上了解Halobacterium NRC-1在高盐环境下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85.
猪源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在美国和墨西哥流感样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鉴定出新的猪源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可人-人传播,已蔓延到112个国家和地区。为了遏制不断重组或重配的流感病毒,各国学者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复制周期及实验室诊断做了细致的研究,以研发相应的药物或疫苗,这些成就为世界各国防控今年新鉴定的猪源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猪源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鉴定、基因组结构特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大部分感染都起源于黏膜表面,而黏膜免疫的主要抗体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它能有效地阻断病原体的感染和侵入。SIgA是由1个IgA二聚体、1条J链和1个分泌片(SC)共价结合构成的异源十聚体。IgA和J链由活化B细胞产生,SC则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SIgA分子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极强的抗微生物活性。我们就SIgA合成的相关机制、IgA单体和SIgA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重组SIgA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7.
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是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结合质谱技术,对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它不仅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分析,还可通过质谱图上一对轻-重稳定同位素峰的比例来反映对应蛋白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水平,实现对蛋白质的精确定量。SILAC结合质谱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从细胞系扩展到亚细胞器、组织与动物整体水平,具体的应用策略也在不断完善发展。我们总结评述了SILAC技术在差异表达蛋白质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药物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88.
用蛋白激酶C(PKC)刺激剂佛波醇酯(PMA)和PKC抑制剂Rottlerin处理培养神经元,RT—PCR法检测神经元NF—xBp65 mRNA的表达;用PMA和NF—κB抑制剂TPCK处理培养神经元,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观察PKC对原代培养神经元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表达的影响,探讨PKC参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PKC可促进NF—κB的表达;NF—κB可诱导培养神经元的早期凋亡。由此可以得出PKC激活参与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通过引起神经元内NF—κB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9.
90.
Question: Can a new cost‐distance model help u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for accessibility bias in ecological observations? How much accessibility bias is present in the vegetation monitoring plots accumulated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in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Location: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North Carolina and Tennessee, USA. Methods: Distance, slope, stream crossings, and vegetation density were incorporated into a least‐cost model of energetic expenditure for human access to locations. Results: Estimated round‐trip energy costs for the park ranged from 0 to 1.62 × 105 J kg?1. The estimated round‐trip energetic expenditure for the surveys ranged from 53 to 1.51 × 105 J kg?1. Their distribution was more accessible than the random expectation. Ten (17%) of the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park are significantly under‐sampled relative to their area, and 16 (29%) are over‐sampled. Plots in 18 of the 40 vegetation type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ccessibility. Conclusions: The least‐cost model is an improvement over previous attempts to quantify accessibility. The bias in plot locations suggests using a least‐cost model to test for bias in cases in which human accessibility is confounded with other sources of ecosystem var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